4年来检察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3.3万余件
原标题:4年来检察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3.3万余件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卢越
最高人民检察院2月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最高检检委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宫鸣在会上介绍,2019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3.3万余件,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的揪心事,促进了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据介绍,2018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行政检察监督案件24.4万件,2022年比2018年上升3.3倍。检察机关受理不服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结果监督案件持续增加,2018年至2022年共办理7.2万件,年均增长12%,其中90%以上的案件为当事人申请监督案件。这些案件经过一审、二审、再审,不少还经过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又进入检察环节,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加强行政检察监督的期待。
宫鸣介绍,检察机关持续深化做实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针对一些行政诉讼案件程序已结但讼争未解、长期申诉等难题,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为期一年零二个月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活动。2019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综合运用抗诉、检察建议、公开听证、促成和解、司法救助等方式,共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3.3万余件,开展公开听证6400余件,领导包案1.2万余件,化解10年以上的行政争议1600余件,20年以上的行政争议400余件,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的揪心事,促进了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检察机关加强涉市场主体行政审判和执行监督,增强产权司法保护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防止企业因不当强制执行措施陷入生产经营困境,切实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五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涉市场主体权益保护行政案件1.1万余件,实质性化解涉企行政争议3000余件。
在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方面,检察机关在2018年至2019年部署开展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专项活动基础上,2021年部署开展“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专项活动,推动破解土地行政处罚决定申请强制执行难题。2022年4月,最高检会同自然资源部建立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衔接机制,并在全国31个省区市实现全覆盖,健全土地执法领域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机制。2021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土地执法查处领域非诉执行监督案件近3万件,涉及土地面积30余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