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教育 > 香港中文大学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简介

零零酱2022-11-14 20:17:33学校教育204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一所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以书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为特色,现有文学、商学、教育、工程、法律、医学、理学及社会科学八个学院,共有60个学系和32个主要研究所,提供过百项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涵盖面极为广泛。港中大还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AACSB认证成员,香港互联网交换中心所在地。

  基本信息

  创建时间:1963年

  学校校训:博文约礼

  学校代码:81002

  学历层次:本科层次

  学校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而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院;1976年,整合不同书院的学系,由大学统一负责;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1998年,率全港之先录取内地本科生;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打破了大英帝国殖民地只允许有一所大学存在的铁律,同时掀起了香港的中文运动,成功终结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既是英国殖民史的分水岭,也是20世纪亚洲地区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作为香港的高等学府和当代新儒家的主要阵地,中大先后聚集了钱穆、杨汝梅、林语堂、胡秀英、高锟、饶宗颐、刘殿爵、莫里斯、杨振宁、蒙代尔、姚期智、白先勇等一大批学术巨匠,培养了以史学家余英时、数学家丘成桐、银行家郑海泉等为代表的各界杰出人才。

  师资力量

  香港中文大学是有诺贝尔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图灵奖得主任教的大学,不少中大学者和研究人员屡获殊荣,而获著名奖项者更不计其数。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拥有全职教职员8140人,其中教授367人,副教授304人,助理教授364人,各类讲师642人,教学人员1677人,研究人员1663人。

  招生简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香港中文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生源质量, 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依照教育部相关规定,结合香港中文大学本科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此章程。

  第二条

  香港中文大学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等原则,进行招生工作。

  第二章 招生计划

  第三条

  香港中文大学2019年于全国三十一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招生计划将通过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布。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香港中文大学为公办全日制本科大学,经费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拨款资助。获国家教育部列入提前录取批次重点高校名单。

  第五条

  香港中文大学的招生咨询及行政工作由入学及学生资助处统筹负责。

  第四章 学制

  第六条

  香港中文大学所有本科课程均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度,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收入学的学生,修业期为四年,须至少修毕123学分,其中包括主修课程规定必修的学分,以及通识教育、语文、体育、资讯科技、副修或选修科目。学生可按个别情况及兴趣订定其修业进度,修满毕业所需学分,并符合主修课及大学其他毕业规定,便可获颁学士学位。

  第七条

  学生来校报到注册后即成为正式本科生,入学时就其所属人文、理科、工科、商科专业大类的相关学系中选择并提出专业意愿。学生于第一学年修习所选择主修专业的基础科目,及其他通识、语文等课程,利用第一年时间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适应新的学习及考试模式。按个别学系安排,学生可于第一或第二学年确定主修专业。有关专业的选择详见专业设置。

  第五章 录取

  第八条

  获国家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在全国三十一省、市、自治区通过提前批次录取本科生。

  第九条

  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招生计划分设人文、理科、工科、商科四个专业大类。人文类包括文学院、教育学院、法律学院及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理科类为医学院及理学院的专业;工科类为工程学院的专业;商科类为商学院的专业。文史类考生可选择人文及商科类;理工类/综合类考生可选择人文、理科、工科及商科类。

  第十条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设置分「本科入学奖学金类」、「人文类」、「理科类」、「工科类」及「商科类」。获录取为「本科入学奖学金类」之学生,文史考生可于录取时选择人文或商科大类;理工类/综合类考生则可选人文、理科、工科或商科其中一类。

  第十一条

  考生统考成绩应达到本科一批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在符合香港中文大学提档要求的情况下,香港中文大学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以分数优先原则,择优录取,不设专业志愿级差。在高考成绩同分的情况下,则先予录取英语单科成绩较高者。

  第十二条

  考生报考的外语语种必须为英语,以150分为标准满分计算,自费生的英语成绩须达120分或以上;奖学金生则须达130分或以上。

  第十三条

  本校只录取以香港中文大学为第一院校志愿的考生,且不参与征求志愿及不考虑参考志愿考生。

  第十四条

  本校不考虑对考生的各类照顾加分优惠政策,将依据招生办公室按考生高考实际成绩投档调阅档案,并以考生的高考实际分数(不含加分)由高至低顺序录取。但不设高校志愿分数级差或专业志愿分数级差。

  第十五条

  本校预留若干非奖学金专业类机动名额。大学可根据生源情况及考生成绩,在个别省、市、自治区对招生计划进行适量调整及确定提档比例。

  第六章 学费

  第十六条

  香港中文大学非本地生的学费为每年145000港元。校園宿舍住宿费约10000港元,其他杂费、生活费每年约需30,000港元。另在首学期须缴付一次性保证金450港元(学生离校时,如无须赔偿任何费用,则保证金予以发还,但通常移作学生的毕业费)。

  第七章 奖学金

  第十七条

  香港中文大学提供奖学金予录取为「全额奖学金类」、「全免学费奖学金类」及「本科入学奖学金类」的内地学生。(按此参看奖学金章程)

  第十八条

  同时选择报读奖学金及非奖学金类的同学,倘高考成绩未达奖学金的录取线,香港中文大学将考虑其非奖学金的专业志愿,按其高考成绩择优而录,不设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凡只填报一项奖学金类志愿的,则不会考虑服从调剂录取。

  第十九条

  选择报读奖学金类的同学,经选拔获录取后,于接获录取时亦同时获通知获颁奖学金。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内地学生来港就读须申请「进入许可」标签,香港中文大学将安排获得录取的同学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申请来港标签。学生取得标签后,须自行向所在地的公安局申办赴港通行证及逗留的签注。

  第二十一条

  学生必须于八月下旬抵港就学。大学将举办各类迎新活动,以及安排注册、选课辅导等,协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

  第二十二条

  香港中文大学招生咨询联系方法为:

  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及学生资助处;

  电话:(00852)3943 8946 、(00852)3943 8661或13068470068(内地号码专线);

  传真 :(00852)2603 5184;

  电邮:ugmain@cuhk.edu.hk;

  网址:http://www.cuhk.edu.hk/adm/mainland。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由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及学生资助处负责解释。

  (本章源自官网,为2021年香港中文大学内地高考招生章程,最新章程请以官网为准)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卓越学科领域9个,联合研究单位75个,其他研究所36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转化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用植物应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合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卓越学科领域(9个):利用高能粒子撞击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植物与环境互作基因组研究中心、细胞器生物合成及功能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网络编码研究所、母体血浆胎儿核酸研究中心、中医中药研究与发展、植物及农业生物科技中心、资讯科技。

  建设成果

  成果统计

  香港中文大学在2006年的策略计划中,选定五个学术领域,调配充足资源协助其开展研究,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为五大重点研究领域。

  为增强大学的研究和学术实力,发挥深远影响,造福社会,香港中文大学在2016–2020年的策略计划中,选定“中国研究”、”转化医学”、“资讯与自动化科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四个学术领域,调配充足资源协助其开展研究,是为四大策略性研究领域。

  (研究成果详情参见:香港中文大学校刊《中大研与学》)

  杰出研究

  协作研究金2012/2013年度获资助之研究项目

  1.具有能量定域效应的功能化等离子体光子学及其在检测纳米操控和光电子中的应用

  2.探讨力学传导及新的内皮细胞信号因子对运动促进血管健康的关键作用

  3.巨噬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在器官纤维化的致病机制与临床干预

  4.基于金-钻石复合纳米系统的多功能超灵敏探测

  5.发展新方法学用于制备碳硼烷新材料

  第三轮主题研究计划获资助之研究项目

  1.系统性开发鼻咽癌的分子靶标

  2.对糖尿病心血管及肾脏并发症的跨组学基因研究-从创新发现至个性化治疗

  3.智能化太阳能技术:采集、存储和应用

  中国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自创校起即肩负”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的使命,以承传中国文化为己任,积数十年中国人文研究的传统,可谓卓然有成。中大的中国研究领域涵盖广泛,涵盖语文、文学及表演艺术、或文化承传和历史、社会和区域发展、政治及法制发展、公共卫生和环境、商业与法律等,以期多方面为传承中国文化及人文精神作出贡献。

  中大创校先贤及教授中不乏目光远大的中国研究学者,包括钱穆先生、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劳思光教授、刘殿爵教授、饶宗颐教授、余英时教授和余光中教授等。他们继承中国的学术传统,又以现代观点重新诠释国学,主张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价值,并重建中国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传统;他们培育不少国学人才,深刻影响着华人学术圈,亦为中文大学发扬中国文化的工作打下根基。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系统有大学图书馆、新亚书院钱穆图书馆、崇基学院牟路思怡图书馆、联合书院胡忠多媒体图书馆、李炳医学图书馆、建筑学图书馆、利国伟法律图书馆等7所图书馆;馆藏涵盖15万种电子及纸本期刊、440万册电子书及274万册书籍;特藏包括从商代甲骨、中西文善本至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校园环境

  香港中文大学面临吐露港,依山傍海,树木鸟类繁多,人文气息浓郁,被誉为亚洲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学校位于沙田西北隅,不但兼拥海山胜景,交通也极为便捷,坐火车从九龙到中大只需三十分钟,从罗湖边境则只需二十分钟。港中大依山而建,从山顶到山脚,由高至低可分成三层,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处处花木扶疏,中西风格的建筑掩映于其间。中大也是许多鸟兽虫鱼的栖息地,校方也竭力保护校园生态。俯瞰吐露港、远眺八仙岭的中大校园,是山与海的协奏曲,给予诗人灵感,赋诗歌颂它的和谐景致以及当中的翰墨因缘。

  港中大校园宜漫步宜健行,徜徉于其间,可远观飞鸟,近赏花树。行于校园内的人行步道,如山阴道上行,从大学铁路站起步,以任何一所书院为终点,信步而上,会途经清雅的荷塘、苍郁的老树、翠瓦丹柱的亭台、两侧树木成行的大道、幽静的庭院、芳馨袭人的中药园、著名的雕塑、得奖的建筑,以及其他或人工或天然的景物,使人应接不暇。凡此种种,都令中文大学成为潜心治学、培养德行才干的好地方。

  历史沿革

  前身史略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合并而成。

  新亚书院

  新亚书院成立于1949年,为国学大师钱穆、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等人创办。

  崇基学院

  崇基学院由前广州岭南大学校长李应林、前上海圣约翰大学校董会主席欧伟国及香港圣公会领袖何明华会督于1951年创办。

  联合书院

  联合书院由广侨、光夏、华侨、文化及平正会计专科学校五所私立书院合并组成 。

  开拓发展

  1957年,新亚、崇基、联合成立“香港中文专上学校协会”,由蒋法贤担任主席,争取政府承认三院颁授学位的资格,为进一步合作奠下基础。

  1963年10月17日,大学监督港督柏立基在香港大会堂主持大学成立典礼,三所书院合并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及社会科学院同时成立。

  1966年,研究院成立(为香港首所研究院)。

  1967年,中国文化研究所成立;颁授第一届硕士学位。

  1969年,大学本部办事处迁入沙田现址。

  1972-73年,联合书院及新亚书院迁入香港中文大学沙田校址。

  1974年,工商管理学院成立。

  1980年,首办博士学位课程。

  1981年,医学院成立;首办兼读学士学位课程。

  1991年,工程学院成立;护理学系成立(2002年正名为那打素护理学院)。

  1992年,药剂学院成立。

  1993年,会计学院成立;中大校友评议会成立。

  1995年,香港互联网交换中心于中文大学成立,成为全港互联网讯息的核心。

  1998年,率全港之先录取内地本科生;酒店管理学院成立(2002年正名为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中医学院成立。

  1999年,公共卫生学院成立(2009年正名为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

  2000年,中医中药研究所成立。

  2005年,开始通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招收内地本科生。

  2006年,大学制定策略计划,确立今后十年发展方向;选定五个重点资助研究领域;晨兴书院及善衡书院成立。

  2007年,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声书院成立;获国家教育部列入提前录取批次。

  2012年,配合香港“3+3+4”学制改革,采用四年制本科课程,回归创校一直推行至九十年代中期之学制。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批设立。

  2015年,成立全港学界首间海量数据(Big Data)决策分析研究中心;国学中心正式成立。

  2018年,段崇智教授接任第八任校长;成立“环球校友谘询委员会”及“杰出校友访问计划”;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众创中心开幕。

  名人校友

  黄易

  杨小玲

  陈松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零零生活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owzza.com/xxjy/8430.html

分享给朋友:

“香港中文大学简介” 的相关文章

麻省理工学院简介

麻省理工学院简介

  麻省理工学院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剑桥市,创立于1861年,是一所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在二战和冷战期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计算机、雷达以及惯性导航系统等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麻省理工学院位列2021-22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第一、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二、软科世...

慕尼黑大学简介

慕尼黑大学简介

  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坐落于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市中心,始建于1472年,是欧洲乃至世界较具声望综合性大学之一,在德国大学中综合指数排名较高,也是入选德国精英大学的三所之一,德国U15大学联盟、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和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成员。慕尼黑大学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物理、化学...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简介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简介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创建于1969年,位于瑞士联邦洛桑,是一所公立理工类研究型学院,也是欧洲卓越理工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成员。学校专注于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与建筑学的教育与研究,其在欧洲及世界上都是一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学校以其师生比例1:6,国际视野以及科研影响力而闻名,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各国优...

格拉斯哥大学简介

格拉斯哥大学简介

  格拉斯哥大学始建于1451年,位于英国苏格兰第一大城市格拉斯哥市,为英国顶尖学府,是英语世界国家第四古老的大学,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具有极高声誉,同时也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和Universitas 21的创始成员。格拉斯哥大学下设100多个系,分属于文学院、医学院、工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四所学院,授...